摘要:本文介绍五大信贷变化:lpr定价攻略,分别从新利率政策、改革目标、实施原则以及对贷款人的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新利率政策
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政策是指银行将担保贷款利率与既定参数的上下限相关联,并使用商业银行的所有贷款来计算加权平均值。LPR定价机制明确了在常规指南下的基础利率,并将影响短期和长期贷款利率设法合并。对于房地产业来说,新的LPR定价政策使得贷款更具吸引力,同时有利于解决贷款利率高,但房屋价格持续上涨的问题。
改革背景是因为过去的LPR定价机制主要是在银行间私下谈判中确定,所以不是透明的,加上LPR定价周期太长(3年一调),因此容易引发市场猜测、争议和误导,制约了LPR的发挥作用。此次改革旨在使利率更具市场化、透明度更高,同时,LPR作为贷款定价基准,将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利率变化,而不是只反映银行自身成本和利润变化,避免了利率体系未能立竿见影、对经济社会危害深重的问题发生,对于货币政策和经济稳定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实施时间:2019年8月20日起,各类贷款新发生的贷款利率需按新利率政策下的LPR定价机制进行定价,同时,大部分已发放的贷款将通过后续谈判等方式调整贷款利率,最终逐步完全转换为新的LPR基础上的贷款。
二、改革目标
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政策改革的目标是提高贷款市场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同时引导各类贷款利率合理下行以及优化资金分配结构,以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采用LPR定价机制,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 利率定价更公开、更透明。由央行统一发布5年、3年、1年LPR基准利率,避免了各种风险溢价费的加成问题。同时将利率调整周期由原先的一年降为半年,能及时响应市场利率变化,提高了市场化水平;
- 改善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引导各类贷款利率合理下行,减轻实体经济融资负担,提高金融效率。二是优化资金分配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回升和稳定,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 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由于新的LPR机制更加市场化、灵活,央行可以更便捷地影响到货币市场流动性、短期利率和市场利率等,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三、实施原则
1.红线原则:所谓“红线”,是指LPR与银行间同期限品种市场报价利率平均值之间的浮动范围,超出该范围的“是非法定价”,避免各银行利率乱竞争、波动过大。
2.框架原则:按照“定价框架”制定LPR,LPR分为5年、3年和1年三种期限,定价公式和基础汇率选取则基于市场利率曲线粘合。如未来LPR的基础汇率指导未选中,只能采取市场平均利率或市场报价利率。银行的LPR为当前合适档次的LPR与浮动利率。
3.公开透明原则:银行LPR价格形成需在央行定期计算LPR时向央行申报,同时需自行通过公开渠道披露自己的LPR价格;银行需及时向客户披露当期的LPR定价结果,并在客户签订贷款合同或其他借贷文件前,完整、准确地披露自己的贷款利率计算基础和按照市场环节价格浮动的具体浮动情况等,避免信息不对称。
四、对贷款人的影响
1. 贷款成本下行:LPR改革的核心是利率下行,对房地产、企业等贷款人有实质性降负作用,根据央行的数据,9月份新增贷款的平均利率已经较7月份下降近10个基点。同时,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使得贷款利率在一些特殊客户群体中得到贴身、更广,可获得更加公平、优化的贷款资金;
2. 市场流动性改善:新的LPR定价机制,避免了货币政策进一步到实体经济外溢势头过快,引导社会存款合理配置,在引导社会存款、促进多元化金融服务等方面,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3. 房地产市场预期:过去的一段时间以来,虽然楼市调控较为严格,但是因为贷款利率较高仍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支持作用,银行按照扣除基准浮动比例形成的固定贷款利率更具有稳定性,房地产市场或因此而回暖。
五、总结
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政策改革是逐步开展、稳妥推进的过程,总的来看,本次LPR定价机制改革是货币政策进一步进行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探索,强调信用风险,稳定贷款市场,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市场提供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不过,整个改革过程及方案的制定需要一定时间,具体实施效果及后期规范可能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希望各银行能够认真执行改革方案,实行明示定价、动态调整等方面的规定,完善利率定价和业务耗时流程,有效调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防范针对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
本文由数经笔记(https://www.60so.com)原创,如有转载请保留出处。